专项巡查查获17处问题点位 秋冬季节秸秆露天焚烧"顽疾"怎么治?

专项巡查行动中发现的露天焚烧秸秆、枯草等现象 通讯员供图


【资料图】

火光熊熊,浓烟弥漫,远远就能闻到呛鼻的味道……这幅场景,于宁波多个区(县、市)上演,这也直接导致近期我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日前,趁着秋冬季秸秆焚烧的“高峰期”,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了执法专项行动,4组小分队在巡查中,发现有17处问题点位……

专项巡查发现17处问题点位

上周末,天气晴好,一般这时都是秸秆焚烧的“高峰期”。

巡查组的工作人员兵分4路,向着各区(县、市)的城郊出发——

14时10分,海曙鄞城大道宝丰村,路边的草堆火焰呼呼作响,黑烟飘向不远处的工业园区。

14时28分,鄞州鄞城大道明光路口的公交车站旁,秸秆堆冒出浓烟,熏得旁边的青菜也打了蔫。

15时17分,慈溪附海镇的某处麦田里,焦黄的秸秆捆成一团,在田地里冒出滚滚浓烟。

15时45分,象山北高速收费站出口附近的黄避岙村,某处农田里只剩大片灰白色的灰烬,余烟仍在缭绕。

……

“这次专项巡查,我们出动了4个分队,把宁波大多数区(县、市)都跑了一圈,一共发现了17处问题点位。”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业务指导处处长王锋说,“线路是随机的,没有全覆盖。”

“根据现场情况,城郊的公路边、菜地、农田等地是高发区位,基本都是一些零散的点位在焚烧秸秆。”王锋表示,对于专项巡查行动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执法队员在取证后,会与属地乡镇(街道)联系进行处置。

治理秸秆露天焚烧,难在哪儿?

秸秆露天焚烧,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虽然近年来我市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治理,但秸秆焚烧屡禁屡犯、禁而不止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

治理秸秆露天焚烧,到底难在哪里?

“烧秸秆,是几千年的传统经验,这种‘古法传统’,有没有新的出路?”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有关部门应为秸秆综合利用寻找新解法。事实上,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当前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8%。

“源头控制肯定是最有效的,从我们专项巡查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来,仍在露天焚烧秸秆的多是一些零散农户。”王锋说,现场执法中,农户也向他们反映称,现在还是存在着离田打捆等专业设备不足、农忙时节作业周期紧、秸秆收集难处置难等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依旧采取焚烧还田的传统作业方式。

高空瞭望设施,这是近年来宁波引进的高科技监测设备,它可以通过热成像自动锁定点位,然后发送给城管等有关部门进行综合执法。它的“疗效”怎么样?

“应该说效果是不错的,对于及时发现秸秆焚烧等大气污染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但这套设备也不便宜,目前宁波建有150套高空瞭望设施,并未能面面俱到。没有高科技设备的地方,就只能依靠基层网格员巡查,但还是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

此外,执法时“扑空”也是常有的事。当前,秸秆焚烧事项的管理已划转至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部分乡镇(街道)也已承接秸秆焚烧处罚事权。但对农户秸秆焚烧的行政处罚仍有难点,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往往已无法找到执法对象。

秸秆收集,奖励农户?

宁波仍在探索路上

秸秆露天焚烧,在《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是严令禁止的。除了秸秆,其他相类似的落叶、木柴、树木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也是一样“待遇”。同时,条例还规定,对露天焚烧秸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要治理露天焚烧秸秆,还秋冬季节一片晴朗清澈的天空,宁波依旧在探索的路上。

治标先治本,加强源头疏导,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能进一步提升秸秆利用效能,完善秸秆的收购、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的政策制度,结合全市农村的秸秆产生情况制定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对秸秆综合利用单位予以适度奖励,对农户秸秆收集加大财政补贴,就可形成秸秆收储运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体系。从而实现,在源头上“减量”。

科技赋能,依旧是加强治理的法宝。可运用数字化建设成果,加大高空瞭望设施建设覆盖面,在量大面广的农村地区做到应建尽建并加强设施联网,同步采用GPS定位、无人机高空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配合基层网格员的现场巡查,提升问题发现和及时处置能力。

进一步加大违法处理力度,也能有效治理秸秆露天焚烧。我市不妨抓住“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的东风,将秸秆焚烧等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赋权乡镇(街道)查处,加强对重要时段、特殊时期以及夜间等秸秆偷烧行为的监管查处,对于顶风作案的当事人依法依规查处到位,也将减少露天焚烧现象的发生。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通讯员 王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