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推荐:石浦渔民捕获的“皇带鱼”与地震有关联吗?能吃吗?专家释疑
11月28日,象山县石浦渔民在东海海域捕鱼时捕到一条长3米、宽0.4米,重约100公斤的“带鱼王”。当天,宁波晚报独家报道的视频引起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关注,以404.8万人次的浏览量登上抖音同城榜第二。
有网友跟帖发言,称这种鱼叫“皇带鱼”,并非我们常吃的带鱼,它还有个名字叫“地震鱼”,它的出现意味着将有地震发生。
(资料图)
这样的说法引来众人关注,事情的真相究竟怎样?11月29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解读这条鱼带来的“困惑”。
“皇带鱼”和带鱼不是“一家人”
11月29日上午,记者把宁波晚报昨日报道的相关视频、图片分别传给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冯广朋博士,浙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动物专家周佳俊,经过仔细辨认后,他们确认石浦渔民捕获的就是“皇带鱼”。
据两位专家介绍,从这条鱼的形态来看,除了比带鱼更长、更宽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其背鳍延伸到头部的部分,呈现出明显的红色冠状,鳍条的长度要比身体上部的背鳍长,就像电视剧里的“小龙人”一样,特别洋气,所以又有龙王鱼的俗称。
从嘴部特征来讲,带鱼嘴比较大,又尖又长,有锋利的牙齿,尾部细长,颜色以银灰色为主,身上有细小的斑点。而“皇带鱼”的嘴部比较小而圆钝,没有牙齿,没有臀鳍。
之所以将其称为“皇带鱼”,只是形似带鱼而已。从生物学分类上来看,带鱼属于鲈形目带鱼科,而“皇带鱼”则属于月鱼目皇带鱼科,他们不是近亲。
而且“皇带鱼”主要生活在热带的深海里,不容易在近海看到,而带鱼则生活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比起带鱼,“皇带鱼”的身长普遍都能达到2米至3米,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长的“皇带鱼”长达17米,而它的体形总是被人当作“水怪”。
“皇带鱼”与地震并无必然联系
那么“皇带鱼”真是水中怪兽吗?
目前在网络上甚嚣尘上的说法,就是“皇带鱼”是地震鱼,它的出现与地壳活动密切相关。
在昨天宁波晚报的抖音号评论区,许多网友也在询问是不是与地震有关?
宁波市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工程师张蓓蕾告诉记者,“皇带鱼”的活动与地震并无必然联系。宁波不在主要地震带上,总体上属于少震弱震地区,市民大可不必担心。
据她介绍,虽然目前世界上有研究结果认为,世界上有一些动物,对地震前地层结构、温度等方面的微弱变化,能够产生反馈性的生理信号,从而推动它们改变行为方式。但是对于深海鱼类的活动变化,到底与地震有没有关系,目前还没有准确结论。
她说,最近30年以来,宁波市已记录大大小小地震500多次。换算下来,宁波平均每年发生十余次地震。事实上,由于震级太小,许多市民往往无感。如果“皇带鱼”是地震鱼的说法成立,而宁波、舟山海域的“皇带鱼”从2006年至今,见诸媒体的报道才出现过8次,与之完全不匹配。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日本科学家也曾就上世纪20年代起80多年的时间跨度进行过深入研究,将监测到或者意外发现的200多次深海鱼类出现时间,与日本在此期间发生的200次左右地震进行过对比,结果发现,二者并未有明显关联,更多的是一种巧合。如果将生物的活动规律变化,与之联系起来,那么这种“巧合”在其它动物身上出现的几率,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皇带鱼”肉松味酸,渔民都不吃
由于“皇带鱼”生活在热带海洋200米至1000米的深海之中,有学者称他们都是在生殖繁育,或是遇到灾害时才来到近海。
然而,近年来国外科学家研究显示,推动着深海鱼类进入浅海区域甚至被海水冲上岸,主要的原因还是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海水温度改变、洋流异常等。
美国就曾在加利福尼亚海滩上,发现了搁浅的“皇带鱼”。当地研究人员推测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热带表层海水温度升高,而深海区域的水温下降,“皇带鱼”跟随着海水追逐食物时,脱离原有传统线路,在海滩搁浅。
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高天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还没有遇见过“皇带鱼”。2021年5月,他们在舟山市朱家尖东沙沙角近岸捕获一尾幼鱼,认定其为“横带粗鳍鱼”,填补了该科鱼类在舟山渔场及浙江近海的分布空白。而这个鱼种虽然不是与“皇带鱼”同属皇带鱼科,但跟其亲缘关系非常近,长大了跟“皇带鱼”形状相似,很长很重。
据记者了解,象山渔民在2006年、2016年、2019年曾三次捕获过“皇带鱼”,2017年、2018年奉化渔民也曾捕获过“皇带鱼”,渔民要么都是无偿捐献做标本,或者转卖给客户做标本。
据11月28日捕获“皇带鱼”的石浦渔民介绍,“皇带鱼”的肉质很松,还有酸味,与肉质鲜嫩、口感筋道的带鱼完全不能比,几乎被渔民列为不可食用鱼类。当天晚上,他们就以1000元的低价将这条“皇带鱼”转卖给了一位福建客户做标本。
宁波晚报记者张晓曦通讯员谢定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