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货记 | 牡蛎 结在蓝色海洋里的“共富果”

宁网编前语


(相关资料图)

等你,共赴一场春天的“花食”。新“食货记”第四季来了。

冬在脚尖,春在眉睫,风中还带着料峭的寒意,柳梢却透露着春的讯息。

春,是新一年的开始,寓意着万物复苏。

在这早春时节,我们追随春的脚步,寻找舌尖上的生命与活力,讲述乡村振兴、创富共富的宁波故事,与网友一起,共赴华枝春满,花火绚烂。

中国宁波网记者王岚通讯员吴黛黛

近日的一个清晨,天色未亮,记者从宁波城区出发,奔向有象山牡蛎“第一村”美名的墙头镇黄溪村。

应黄溪村党总支书记董邦祥之邀,记者要乘坐村里牡蛎养殖大户董光林的小船去海上参观他的养殖场。“7点半要赶到,8点前出海,晚了退潮就不方便下海了。”出行前一天,董书记一再叮嘱。

墙头镇黄溪村背靠美丽富饶的西沪港,有便利的出海渡口,因此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开始人工养殖牡蛎。

8点不到,黄溪村渡头海边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七八个穿着长套鞋的牡蛎养殖户正忙着采收、打包、称重。一只只统一规格的采收船并排停靠在岸边,带着湿咸的海水味道的牡蛎在船上、码头上堆得似一座座小山。

董光林与妻子已经完成了当天牡蛎采收,正支着空船在岸边等待。

眼前的董光林身材瘦小,身形略有佝偻,但行动灵活,丝毫看不出是一个70岁高龄的人。“他是村里最早一批养殖牡蛎的,现在养殖面积越来越大,大约有500亩吧,五年前就住上别墅啦。”董书记笑着说。

迎着初升的太阳,老董撑开船只,拉动引擎,载着记者一行渡过浅滩,驰向西沪港区牡蛎养殖场。

海面宽阔,万里无云,老董手扶船马达把着方向,惬意地点起了烟。和煦的阳光打在老董沟壑纵横的脸上,是岁月风霜留下的痕迹,更多的是享受当下的满足与淡然。

20分钟后,老董的养殖场到了。他停下竹排,用一根带勾的棒子将漂浮在海面的浮标拉近,然后压着船沿用力一翘,浮标下悬垂的牡蛎养殖橡皮条就露出了水面。

“现在正是牡蛎最肥美的时候。”老董拉上一堆牡蛎,随手摘取下一个,用薄薄的刀片一翘,一颗略带黄色的胖滚滚牡蛎就出现在了眼前。

“生吃味道最好,嫩,汁水饱满。”老董热情地请大家品尝。看到浮标上傍生的大把海草,他顺手抓下几把,“带回去吃,菜场里卖卖还挺贵的。”

“我们这里的牡蛎,个头不大,但壳薄肉大,味道鲜美营养好。”董书记为本村牡蛎做起了广告。他介绍,因为这大半年里雨水较少,而且海洋环境等条件也都不错,今年牡蛎品质特别好。“村里20余养殖户,一共养了有5000亩牡蛎,从去年10月起采收,一直可以持续到今年7月,产值超过1000万元。”他说。

高品质水产也获得了市场认可。牡蛎收购价格水涨船高,新春销售旺季以来,带壳牡蛎收购价达到1元3角钱,比去年最低6角多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养殖户们个个笑逐颜开。

“牡蛎收成好,我们闲在家里的村民也跟着受益。”董书记说,撬牡蛎是个技术活,村里老人几乎个个在行。一把牡蛎刀、一只小盆,七八十岁老人,坐在家里撬牡蛎,一个丰收季下来,一个人能赚上三五万块钱。

据了解,牡蛎养殖是村里传统行当,最早养殖户用石头插在滩涂中,让牡蛎依附生长,后来依附物变为毛竹、水泥柱、车胎。现在则广泛使用环保橡皮条,牡蛎成长环境也从沿海滩涂、岸礁搬到了清冽平静的西沪港浅海区。

一代代养殖方法改进,村民牡蛎养殖效率、收益越来越高,养殖距离、范围也越远越广。为让这颗海中“共富果”结得更好,墙头镇出资规范渔民用船,保障养殖户出行安全;重新修建码头、并建起一排冲洗房,方便养殖户堆货、冲洗和交易,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如今,镇村又开始谋划起乡村特色旅游,在码头边空地规划机车基地,计划借盛产牡蛎优势吸引自驾游群体,让美丽小村变得更加生机盎然。

相关新闻:

新食货记 | 鹿亭乡“遇见小确幸” 又到笋干飘香时

新食货记 | “叫板”车厘子 宁波高品质草莓“异军突起”

新食货记 | 小番茄种植 让他在宁波找到致富路

关键词: 蓝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