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把免费月嫂培训班开到乡镇里 宁海桑洲这群妇女走出独特乡村致富路

四位姐妹回到桑洲镇成人学校,和大家分享她们的故事。(从右至左分别为戎腰琴、娄娇浓、娄盆花、杨慧娟)记者滕华摄

在宁海县桑洲镇成人学校日前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上,戎腰琴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也没什么大本事,以前想也没想过,我们家盖新房,还买了私家车……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真是很感恩。”

桑洲镇沙地村的戎腰琴今年61岁,如今靠着当月嫂的不菲收入,给两个儿子都买了婚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这场座谈会上,记者听到了不少动人的真实故事——因为一次月嫂培训课,一群农家妇女的人生得以改变,一个个农村家庭得以致富……

普通农妇当上“金牌月嫂”

2010年,戎腰琴在桑洲镇一家文具厂里打工,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同村的姐妹葛水仙来拉她一起去“上课”:“学学怎么带孩子,培训时间大概一个月,免费的;你有两个儿子,以后还要当婆婆的,反正自己也用得着……”

戎腰琴觉得葛水仙的话很有道理,就跟着葛水仙一起报了桑洲镇成人学校开办的月嫂培训班。这也是桑洲镇成人学校举办的第一期培训班。

戎腰琴学得特别认真,周末、下班后的夜晚,只要有休息时间,她都跑到学校来抱着模型娃娃练习。新生儿的抚触、被动操、意外伤害预防;产妇的恢复护理、月子餐的制作、母乳喂养指导……戎腰琴说,那段时间她起早贪黑的都捧着书在看,“我是农家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不努力怕跟不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期学员有70多人,戎腰琴一举拿下了双优秀:不仅成为5名优秀毕业学员之一,还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育婴师资格证。毕业仪式刚结束,守在门外的宁海家政公司就急着要和戎腰琴签约。

2017年,她获评宁波市十佳好保姆,成为大家口中的“金牌月嫂”。她的就业足迹从宁海出发,遍布杭州、上海、嘉兴、宁波等地,平均每年保持8个月的高频上岗期。当月嫂的第一个月,收入4500元;成为“金牌月嫂”后,如今当月嫂一个月的收入已达1.6万余元……戎腰琴在10多年间走出了一条月嫂的“最美上升曲线”。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却通过一场培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让我的家庭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说起来,真的满心都是感谢。”戎腰琴说,她要鼓励身边和她一样的农村女性,勇敢迈出第一步,积极和社会接轨,学好技能,以实干勤勉让家庭致富。

尤海娅(左)在教学中。受访者供图

免费培训班里出来的学员,月入过万

“我很喜欢小孩子,做月嫂挺好的,这工作很适合我。”今年50岁的杨慧娟在宁海做了10多年的美容行业,8年前转行当起了月嫂。“现在我们沙地村有五六个姐妹都在做月嫂,也算是姐妹带姐妹,带出来了。”

杨慧娟说,当月嫂还是比较辛苦的,有时夜里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但姐妹们都抱着耐心和爱心坚持下来了,家家的日子都是越过越红火。

宁海县岔路镇的娄盆花和娄娇浓,是同村的闺蜜,听说桑洲镇有月嫂培训班,她们都动了心。“不要学费,还提供午饭……”10年前,娄盆花心想,自己子女双全,学了以后肯定能派上用场,就和姐妹约着一起报了名。

以前当裁缝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当了月嫂,娄盆花第一个月就拿到了5000元,10年后的行情价已经涨到了1.5万元左右。

“最远的去过舟山、上海,只要你人勤快、真诚,其实大部分客户都是比较好沟通的。”娄盆花说,月嫂工作带给她的改变是“人更自信了,家庭话语权也提高了”。

娄娇浓马上要去一户人家“上岗”了。凭借刻苦钻研,她拿下了优秀月嫂证,收入在月嫂界也是属于顶尖的那一拨。

“以前我老公不好意思跟人家说我是在做月嫂,现在不仅主动说,还要帮我拉业务呢。”娄娇浓说,“很多老客户,他们有了二宝三宝后,还会回过头来再找我们,这就是努力付出得到的认可。”

一届接一届的乡村姐妹,从月嫂培训班里走出。据桑洲镇成人学校校长储吉浪介绍,从2010年至今,他们共开办了47期月嫂育婴师培训班,2092人学成并获得结业证书。这个培训班作为宁波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之一,对学员是免费教学。其间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学员,她们现在的月收入多在1.3万元到2万元。

“桑洲月嫂”走出独特的乡村致富路

负责承办宁海桑洲镇月嫂培训班的,是来自宁波市成功育婴职业培训学校的教师。“月嫂是很适合农村妇女的一个职业,只要你肯吃苦,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市人大代表、宁波市成功育婴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尤海娅说。

从2005年创办浙江省第一家育婴培训学校,开设0岁-3岁育婴生活照料、保健护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开始,18年来,她把家政服务从单纯提供育婴培训,逐渐扩展到如今实现保姆、月嫂、催乳师等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就业、技能创业孵化全覆盖,探索出了一套“技能培训+就业推荐+技能创业孵化”一站式家政服务平台的新模式。

这些年,尤海娅的脚步遍布乡村、山区和海岛,送师资、送培训、送设备、送信心,打交道的对象都是乡村山区的农妇、偏远海岛上的军嫂、城市角落的失土妇女、对口支援地区的少数民族姐妹……为的是“就业一个人,帮扶一个家”,让幸福的笑容重新在一张张脸庞上绽放。

“我自己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了解姐妹们的擅长。但她们苦于没有渠道去迈进更高薪的职业,我们应该帮助她们搭建一个自立自强的平台。”尤海娅说。

“桑洲镇是宁波市的南大门,是一个典型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这些年,‘桑洲月嫂’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品牌,打出了知名度。”储吉浪说,在宁海县教育局、桑洲镇政府、妇联的支持下,桑洲镇成人学校的月嫂培训班越来越火爆,参训妇女中不少是从天台、新昌、三门、前童、岔路、宁海城区等地慕名而来。去年10月,该校针对清溪水库移民也进行了育婴员的技能培训班,让不少学员也加入了这一行业,家庭收入状况大为改观。

“公益活动也必须做得接地气。”储吉浪说,“我们学校的月嫂培训班能得到企业、社会、学员的多方认可,让一个个农村家庭因此而得到改变,这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所在。”

宁波晚报记者滕华 通讯员刘跃中 胡青蓝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