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热点:动物园的“国宝”们搬新家啦!占地3万余平方米 还有啥新看点?

赶在春节前,宁波野生动物园的三大“国宝”——大熊猫、川金丝猴、金毛羚牛“乔迁新居”啦!它们的新家坐落在园区S0S地震科普体验馆旁,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叫“国宝秘境”。

偌大的“国宝秘境”,藏了哪些秘密?初次登门拜访,可以看什么?该怎么看,才不会错过每一处细节?

视频制作记者崔引


(相关资料图)

关键词:大

不同“户型”满足不同需求

大,是“国宝秘境”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通过一串数字,大家会有更直观的感受:整个“国宝秘境”的占地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从川金丝猴展区出发,先后经过金毛羚牛展区、大熊猫展区,哪怕只是“浅”看一下,也要花差不多两个小时。

川金丝猴展区拥有不同”户型“的展笼,满足不同种群所需。记者崔引摄

川金丝猴展区的“户型”最丰富,共有三个展笼,面积最大约460平方米,面积最小的也有100多平方米。

这还不包括为川金丝猴种群繁育后代而设的“小区配套幼儿园”。

宁波野生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说,分设三个展笼,是因为川金丝猴在自然环境中是成群而居的;由1只成年雄猴、3-5只成年雌猴以及数只幼猴或婴猴组成的“小家庭”,是川金丝猴自然种群比较常见的基本单元;另一种常见的基本单元是由未成家的“单身汉”们组成。

“不同的展笼,可以满足不同种群的生活所需,让它们和谐相处。”

金毛羚牛的”新家“安在”野味“十足的山坡上。记者崔引摄

相比之下,金毛羚牛的“新家”更大,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

这还不是“新家”最大的亮点。相比建在平地上的“旧居”,“新家”直接盖在小山上,部分坡面十分陡峭,让人看了胆战心惊:这么陡,金毛羚牛会上去住?

工作人员说,金毛羚牛通常栖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悬崖地带,别看它体型庞大,却有极强的攀岩能力,能做到纵横悬崖峭壁如履平地,“新家”就是为其量身打造的。

在整个“国宝秘境”中,大熊猫的家堪称“豪宅”,两个外展区分别近1500平方米和近1100平方米,两个内展区也分别有230余平方米和170余平方米。

一般来说,300平方米以上的外展区和150平方米左右的内展区就能满足一只大熊猫日常活动所需。

“放眼全国动物园,我们的大熊猫展区是数一数二的。”工作人员说。

大熊猫的新家堪称”豪宅“。记者崔引摄

关键词:看

国内少见的“视觉混养”

整个“国宝秘境”共有25个展面,移步换景,可以从25个不同的侧面看到川金丝猴“抖机灵”、金毛羚牛“展雄风”和大熊猫“显憨态”。

工作人员透露,其中有几个展面堪称“黄金C位”,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很多人印象中,到动物园看灵长类动物,要么就是扒着猴山的栏杆,从上往下俯视;要么就是隔着玻璃,仰着脖子看它们蹲在树上。

工作人员说,川金丝猴是一种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自然种群在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树冠层中活动的。

如何在不打扰川金丝猴生活的同时,让大家能用更舒服的姿势来欣赏它们在阳光下“发光”?

川金丝猴展区的8个展面中,就特别设计了可以真正实现“面对面”的展面。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有望和川金丝猴隔着玻璃“深情对视”。

和以“美貌”著称的川金丝猴“面对面”,是种怎样的体验?记者崔引摄

大熊猫展区共有11个展面,占了整个“国宝秘境”展面数近一半,真正实现了“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侧面的大熊猫都很可爱”。

在这些展面中,有几个展面非常特别,一眼望去:有大熊猫,有树丛……还有金毛羚牛。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大熊猫和金毛羚牛,本身就生活在一起。用专业的话来说,它们是伴生动物,同域分布并且在食物、栖息生境、水源等资源利用方面有时间或空间上的互补或影响。

为了让游客了解动物在野外的真实生活环境,同时丰富游客的观赏体验,动物园会做一些混养探索,比如在宁波野生动物园的非洲原野展区,就能看到斑马、长颈鹿、大羚羊“齐聚一堂”的场面。

不过,受各种因素制约,并不是所有在野外生活在一起的动物,到了动物园里都可以实现混养,于是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混养方式——视觉混养,通过展区的巧妙设计,让两种生活在独立展区的动物落在游客眼中,处于同一平面,就像生活在一起一样。

由于视觉混养对展区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国内动物园并不多见。至于工作人员推荐的这几个“黄金C位”展面的具体位置,就等大家自己去发现啦!

大熊猫已经适应”新家“的生活。记者崔引摄

关键词:原生态

传递“动物有选择的权利”的理念

在大熊猫展区的外展区,草坪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块。和平时看到的人工造景不同,四散的石块,更接近“野生”状态。

工作人员说,这些石块还真就是在展区建设过程中,从草坡上自由滚落的,没有人工摆放,“追求的是原生态的呈现方式。”

在整个“国宝秘境”,对“原生态”的追求,体现在一石、一草、一木中。

尤其是金毛羚牛展区,乍眼一看,像个小荒坡,没有园林式的精致。“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刻意保留了原有的植被,虽然不好看,却是原汁原味。”工作人员说。

川金丝猴展区,横七竖八躺着不少荔枝木,为川金丝猴们的攀爬、嬉戏提供了“大玩具”。

用真木材取代人工材料,让整个“国宝秘境”看上去“野味”十足。“这些荔枝木都是我们特地从广东拉回来的。”工作人员说。

同样,在大熊猫展区,栖架用的也都是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树木。

仔细留意,还会发现大熊猫展区的外展区,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树,枝丫格外多。工作人员说,这些树是挑过的,因为大熊猫平时最喜欢把自己“挂”在树上。

“保持原生态,是希望能够激发动物的天性行为。”工作人员的语气中充满期待。

在川金丝猴展区和大熊猫外展区,还新种了不少大乔木。工作人员一心盼着它们能开枝散叶,早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派郁郁葱葱的自然效果。

无论是“放牛归山”,还是“放猴归林”,让动物回到原生态环境中,甚至允许它们躲到树荫中、草丛里,工作人员说,是希望传递给游客一种理念:动物有选择的权利,让动物有一定的舒适区,不被打扰,是对动物福利最高层级的追求,而且,“寻找动物,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川金丝猴展区,逐步抬升的游览通道,一改过去”俯视“或”仰视“的观赏习惯,与动物的平视,或将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记者崔引摄

关键词:友好

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大熊猫展区内展区的挑高约7.5米,呈现复式结构。在内展区二层,特别设计了一段凹形石块。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特别提到,可能都不会想到这是为大熊猫定制的“沙发”。

“大熊猫在野生环境中就喜欢依靠在石块或树干上。”工作人员说。

大熊猫展区外展区,自然滚落的石块和枯木,营造了更加原生态的氛围。记者崔引摄

细枝末节处透露出的对动物的友好,在整个“国宝秘境”还有很多——

尤其是在川金丝猴展区,游客不再是“主角”,游览路径随着整个展区的走势慢慢抬升,一步一步往上绕,最终和蹲在树上的川金丝猴“平视”。

过去,动物园里的动物多生活在坑式展区,游客对动物的俯视,不仅在无形中给动物压力,也会让游客滋生不易被察觉的傲慢。平视,或将改变这一现状。

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川金丝猴展区的栖架设计得十分靠近展面,“希望川金丝猴能在更自然、更放松的状态下,和游客‘亲近’,也能让游客看到它们更多的自然行为。”工作人员介绍。

投喂,是过去动物园灵长类展区经常遇到问题。这次,川金丝猴展区在设计上多采取了玻璃展面。即便是铁丝笼展面,也通过绿植与游客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基本杜绝投喂行为,“川金丝猴是一种十分活泼好动的动物,没有投喂,没有乞食,它们的行为将变得更加纯粹。”工作人员说。

在川金丝猴展区,还有一处设计:在不同展区间预留了通道。工作人员说,这叫内部分配系统,简单来说,通过工作人员专业的训练,动物可以无障碍地在不同的内、外舍间互通与活动。

在宁波野生动物园,内部分配系统已经有成功的尝试,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空中飞虎”,“拓展了东北虎的活动空间。”工作人员说。

对群居的川金丝猴来说,内部分配系统的出现,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为它们“交朋友”提供了机会。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