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有10个月漂在海上是啥感觉?揭秘宁波船员的真实生活

中国宁波网记者董娜 实习生徐晨曦 通讯员祁凯 文/摄


(资料图)

今天(7月11日)是我国第19个航海日。

目前,宁波注册船员近1.5万人。对大多数人来说,船员是一个陌生的职业。真实的船员生活是怎么样的?今天,记者带你走近船员的生活。

九成船员会晕船?

一位有着4年半跑船经验的船舶驾驶员小刘告诉记者,“在船上生活,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晕船。”

据他所知,实际上90%以上的船员都会晕船,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持续一周。

“晕船是个生理现象,但它可以适应,在船上待久了就不晕了。同样的,要是在岸上待久了,下次上船就又得重新适应。”小刘说。

最让船员头疼的地方,莫过于巨大的噪音。最靠近船舶主机的机舱室里,可以24小时不间断听到船舶发动机的轰响声,那声音像是火车一直在耳边呼啸,因此大家不得不戴上耳罩,以防听力受损。

面对如此巨大的干扰,船员们没有选择,只能练就一项绝技——“倒头就睡”。

海上生活吃什么?

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船员的单次在船时间不固定,具体看船舶的航次计划,最长可达10个月。

相比一周左右就结束的内贸航行,远洋外贸航行带给船员的考验更多。

就像小刘,最长的一次是跑中东航线,三个往返,中间还去了趟西非,在船上总共待了9个月。“航行距离比绕赤道一圈还长呢。”

在远洋航行的初期,物资丰富,船员们的日子还算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饮食物资越来越少,有时来不及去岸边补给,海上生活就有点难熬了。

从吃的来说,越到后期,蔬菜就越发稀缺。肉类可以冷冻,储存的时间比较久。但蔬菜保质期较短,很快就会变得不新鲜,直至烂掉。为此,船上大多会储备一些土豆、冬瓜之类的耐储存蔬菜。

但有时仍会面临缺菜的窘境,怎么办?

船上大厨给出的解决方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大厨会自己发豆芽。”小刘说。在饮食物资缺乏的远洋航行途中,这些豆芽便成为了船员们宝贵的“蔬菜”。

发张照片都很奢侈?

在船上,船员们基本没法“摸鱼”,严格按照工作时间排班轮岗。但有时候,时间还会“倒流”。

“远洋航行会跨时区,但人的生物钟很难跟着时区一起适应。”小刘苦笑着说,“有时候三天就会跨过一个时区,但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根据当地时区来定的。”

也就是说,尽管船员们已经工作了好几个小时,但由于跨过了时区,他们的工作时间就会“倒流”。本该接近的下班时间点,离他们又远了一步。

但是,最难熬的还是与外界的“隔绝”。

由于大海上几乎没有信号,船员们会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无法与外界沟通。过去,船员们只能在靠岸补给的时候争分夺秒,和家里人通话。

“别说视频通话了,发一张照片都很奢侈。”小刘说,现在网络虽然发达,但远洋航行基本只能靠卫星通信。对于大部分船员来说,高昂的流量费会让他们选择忍耐。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长达几个月没网络,没法与外界沟通,放映室的电影反反复复地看,卡拉OK唱来唱去就那几首歌,往往会带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有时大家会一起组织跑步、健身、看书等等,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新闻多一点】

宁波船员知多少?

近年来,宁波无论是从业船员数量,还是运力发展、船舶建造,都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记者从宁波海事部门获悉,目前经我市培训发证的船员14593人,平均年龄为43.9岁,其中35周岁以下的海员占比24.0%。男女比例比较极端,女船员非常少。男性船员14120,女性船员473人。

宁波船员中,很大一部分船员来自省外,比如山东、青岛、广西,流动性极强。不过船员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船员占比18.21%,具有航海类专业院校背景的船员占比11.8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船员的收入情况还算不错,以远洋航行船上的三副为例,一个月收入在3万元左右。

如今,船公司、船员培训机构、船员服务机构、船舶交易市场等数量不断增加。但随着航运市场变化,我市船员队伍也面临市场供需趋于紧张、船员服务机构良莠不齐、船员权益保障不易等实际问题。

在今天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宁波市首个以维护船员权益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宁波市船员服务协会正式成立,从此,宁波的船员朋友们有了真正的“娘家人”。

“未来,除了通过协会进一步提升船员服务业的规范运营,我们也计划以协会为平台,推出一系列便利船员培训、体检、求职、维权的举措,包括推出网络服务平台,以及引入海事法院共享法庭,进一步推动船员群体的健康发展。”宁波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