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冷暖皆“纠结” 春时春食是清欢_全球即时
江北区农田里的蚕豆已成熟,等待采摘。
“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周,雨水来来走走,气温升升降降,是不是像极了你纠结的心情:假期到底是出去看可以预见的“人从众”,还是干脆“家里蹲”?
(资料图片)
晴雨、气温皆“善变”
眼下的这股冷空气着实让人有些闹心。受其影响,我国北方不少地方出现了明显降雪。中央气象台在4月23日发布的消息中提到,未来三天,我国中东部地区还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对于我们来说,雪花飞舞有些夸张,雨水淅沥却在劫难逃。
市气象台在4月23日发布的预报中提到,受冷暖气流交汇影响,4月23日到4月25日,我市有阵雨影响。
此外,从4月23日发布的十天预报看,4月27日夜里到4月28日,以及5月2日前后,我市还有降水过程。
今年“五一”假期是从4月29日到5月3日。大家不妨可以根据目前发布的天气预报,及时安排和调整出行。“五一”受冷空气和雨水的影响,气温难免有起伏和波动。
4月24日到4月26日,我市最高气温有些低迷,预计在16℃-20℃,大家要适当添衣;4月27日开始,我市最高气温有望“苏醒”,一路从22℃冲向26℃。
最低气温更是“善变”。其中,4月27日仅10℃左右,其他日子则在13℃-17℃之间起起落落。还是那句话,每天出门前留意一下最新的预报,及时调整衣着。
豌豆、蚕豆,你分得清吗?
最近这些日子,家里的餐桌上三不五时会出现蚕豆的身影,有时是简简单单拿油盐一炒,有时则是和韭菜组“CP”,虽然做法都很简单,但口感十分鲜嫩。
《随园食单》里还记载了蚕豆的一种吃法:“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食方佳。”
这个吃法是不是听起来很有“宁波味”?相信很多宁波人家会用咸齑炒蚕豆或者在咸齑汤里放一些蚕豆瓣,鲜滋滋,酸汪汪,特别开胃。
蚕豆似乎和谁都能组“CP”,比如豆瓣软菜(莙荙)羹,也十分鲜美。
蚕豆,算是眼下的时令菜。听农民说,蚕豆的种子多是过年时撒下的,等到农历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就可以采收,口感刚刚好,嫩而不粉。
蚕豆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一个月左右。而它“变老”会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豆皮上会长出黑黑、弯弯的一条。
蚕豆的“高光时刻”则要等到立夏节气。老底子宁波人有立夏吃“咸肉倭豆饭”的习俗,其意义不亚于中秋吃月饼。其中的一味食材倭豆,指的就是蚕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是蚕豆,为什么要叫倭豆?
把蚕豆叫倭豆,可以追溯到明代。相传,每年蚕豆成熟时节,倭寇就会侵犯浙江沿海地区。有一年,不堪其扰的沿海百姓将收获的蚕豆撒在倭寇上岛的必经之路上,并用“白药”使其腐烂。倭寇上岛后,陷在其中进退不得。百姓冲出来,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
为纪念这件事,浙江沿海地区的人民就把蚕豆改叫倭豆。不过,时至今日,仍坚持用倭豆来称呼蚕豆的,恐怕只有宁波地区了。
宁波人之所以把蚕豆叫倭豆,除了和上述传说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把蚕豆之名错冠到了豌豆身上。
豌豆,也是眼下菜场里卖得很火,餐桌上出现频率很高的一道时令菜。
和蚕豆相比,豌豆的吃法更简单:直接倒在水里一煮,甚至连盐都不用放;最妙的是就连煮出来的汤,都带着清清淡淡的甜味。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验:它虽然是道菜,但常常是一端上桌就被当作零食,一颗接一颗,根本停不下来,吃一盆都吃不腻。
每年立夏,有些宁波人家也有在“咸肉倭豆饭”里加豌豆或直接烧“豌豆糯米饭”的习惯。听老一辈说,一颗颗的豌豆像眼睛一样,便有了“吃新鲜豌豆,眼睛像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的美好寄托。
豌豆之所以被称为蚕豆,或许和它的“长相”有关,恰逢农历三月成熟,而此时正值养蚕的月份;一颗接一颗的模样,又和蚕有几分相似。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宁波人用豌豆或蚕豆的叫法,反而更喜欢称呼它为罗汉豆。一颗叠一颗,说来倒也有几分形似。
“倘具大慈悲,普济人间食。”清代奉化人孙事伦曾写过一首《罗汉豆》,寄寓了这种平凡的食物极大的希望。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孙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