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行为"病毒式传播" 地铁"会合点"为何走红? 焦点短讯
记者(右)与友人在宁波轨道交通一处“会合点”碰面。
最近,一些城市的交通场站出现了一种“神秘”现象:不少人扎堆在一个叫“会合点”的地方,或等待被人领走,或结伴“打卡”拍照。
(资料图片)
“会合点”标识,客流量较大的交通场站都会设置,方便来自不同地方的旅客找到彼此。这些“会合点”一般配有统一醒目的图标,旅客既能快速自行寻找,也能通过向工作人员求助得知。
随着今年春夏出行高峰的到来,交通场站“会合点”成了社交媒体上的旅客“打卡”新宠,所在城市也因这项贴心的便民设计被频频点赞。
既不是网红景点,也不是新生事物,“会合点”为何走红?又给城市服务和形象宣传带来什么启示?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会合点”标识传神
吸引人们“打卡”晒图
在一处熙熙攘攘的交通场站里,你正等待着心心念念想见的人,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所在的位置?此时,说出一个能让对方快速找到的点位是最佳选择,宁波地铁站的“会合点”,就是为了满足乘客碰面的需要而出现的。
在宁波地铁站的“会合点”牌子上,“小人”弯腰握手,画面莫名喜感。网络平台上,我们也能发现一张张模仿“小人”姿势的魔性“打卡”照。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股友人相遇后含蓄的欣喜。
宁波地铁站“会合点”走红网络后,不少网友建议“全国推广”。事实上,“会合点”在全国的交通场站内已不鲜见。
在杭州,传神的“会合点”标识同样吸引着人们“打卡”晒图。即将迎来亚运盛会的杭州,其地铁2号线换乘站建设三路站和4号线换乘站中医药大学站,均于近日设立了首批特色“会合点”,提升迎亚运期间乘客的出行体验。
在深圳、青岛,粉红底色加白色图案的“会合点”色彩鲜明;在西安,绿色为底的“会合点”标识获赞“可可爱爱”;在合肥,亮绿色的“会合点”下花团锦簇,仪式感满满。
相对于机场、火车站旅客的行色匆匆,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的旅客更愿意停留于“会合点”合影“打卡”。起了个大早,换了几趟车,和家人朋友在地铁站见面了,必须先来一张合影记录开心一刻,此时,背景中“会合点”标识上的“小人”,也就成了最亲近的“见证者”。
随着魔性“打卡”照的增多,一场在传播学中被描述为“病毒式传播”的现象就此出现。
可以说,地铁“会合点”的传播,其关键要素有三:“传播者”“感染者”和内容。
魔性“打卡”照较多的社交媒体平台,其推送机制模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用户画像”,一旦其中有用户发布了“打卡”照,该内容便会“锁定”有可能对其感兴趣的用户群体,从而形成高效率的多次曝光,达到行为传染的效果。
那些“可可爱爱”的“会合点”图标,在社交媒体用户分享和能够提高曝光度的“标签”助推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打卡”行为在短短几天内大量出现。
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打卡”体验。
“打卡”行为
在年轻人群体中传播
那么,如此行为,吸引了哪些群体?又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分享动机的呢?
“打卡”照片中的主人公以年轻人为主。“会合点”触及的,首先是人们出行过程中的“找人”痛点。在可能把初来乍到者绕晕的地铁站,“会合点”就是一种能够“零门槛”寻找的标识物。期待相逢的旅客,不必在电话中重复“你到地面还是地下”“你在哪个出口”,大家分头直奔醒目的“会合点”即可。
除了指路功能,“会合点”还让旅客满足了分享欲。这些“会合点”标识设计简洁,一目了然。用流行的形容词来说,就是极具“出片”属性。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旅游客流强度的恢复,到“会合点”“打卡”也成了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打卡”行为为何会在年轻人群体中传播?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年轻人喜欢追逐新鲜感,他们有着发现乐趣的眼睛和追求新鲜感的欲望。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新鲜事物的发掘和分享更加便捷。比如此前爆红的“网红路牌”,曾吸引年轻的游客竞相合影分享。
其次,社交价值的新呈现。人来人往的交通场站,是许多年轻人上下班的必经之处,在这普通到极致的场景里,突然有一块颇具设计感的“会合点”牌子可以“出片”,便能满足年轻人在普遍中寻找特殊的个性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其社交需求。
第三,“打卡”门槛较低。与其他动辄排队几小时、门票炒到天价的“打卡”地不同,“会合点”牌子是极容易亲近和模仿的生活元素。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现场演绎了50个奥运项目图标的“超级变变变”,得到不少网友称赞,这一热度也延续到了北京冬奥会。“会合点”打卡的“出片”精髓之一,就在于模仿“小人”的姿势,与“超级变变变”有异曲同工之妙,姿势之传神,给这一轮“打卡”分享带来了更多欢乐。
让便民细节
成为城市形象传播新推手
随着网络发酵,可以发现,“会合点”不仅是城市便民的细节,也可以成为城市形象宣传中触手可及的“小确幸”。
有媒体记者蹲点观察到,在某地铁站“会合点”等待了半小时,没有见到有人在此会合;在另一处地铁站,20分钟之内碰到了两对会合的大学生,可见这些“会合点”并没有被高频使用。
由此也衍生出一个问题——“会合点”确实展现了城市服务的用心用情,但如何用好这个细节?“曝光量”上去以后,如何将其转化为城市宣传和市民幸福感的“增量”?毕竟,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同质化内容的增多和审美疲劳的出现,网友的镜头可能会迅速转向。
“会合点”走红,契合了大家的生活需求,更展现了城市管理者高水平、优质化服务的内核。一次网络传播上的“风口”,其实是城市管理者提升服务、收获民心的机遇。这就要求,城市服务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
当前,见诸各类媒体端的“会合点”,在帮助旅客会合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提供新奇旅游体验的功能。不少点位的设计理念也逐渐转变,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一种标志。有的城市在设计“会合点”标识时,将当地元素注入其中,凸显特色,增加体验感。
专家们认为,用好“会合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合理设置点位。相关单位可以在已有的交通场站和未来将新建的线路上客观分析,从客流强度、实际需求和方便旅客的角度设置点位,同时对已有的“会合点”引导功能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好看不好找”或“无人会合”的情况。当旅客舟车劳顿到达一座陌生的城市,走进公共交通场站,便看到一个设计周全的“会合点”,其旅行的体验感定能提升。当都市“小白”踏着星光下班时,看到通勤路上的这个温暖细节,疲惫的心灵也会得到抚慰。
其二,注重服务性。应当尊重其设计原貌和初衷,避免过度“娱乐化”和形象滥用,让“会合点”真正成为方便旅客的服务设施。再通过“打卡”宣传提升热度,以点带面推广公共交通。
其三,开展公益化探索。在重要“会合点”附近设置清凉防暑服务点、旅途小药箱、反诈宣传点、公益助学点等。旅客在“会合点”等人的同时,还能参与志愿服务献爱心,在方便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这必定有助于提升“会合点”的人气,带动城市形象的二次传播。
相信,通过系列“打法”的组合,地铁“会合点”的社会效益将能得到更大发挥。记者 张弛 胡琳芸 张子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