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句嘱托 他邻里守望17年

老宣用放大镜给王雪英讲解开关的使用。

“以后老头子出门,我来陪他,保证把人完完整整带回来!”17年前,这是宣尚贤对邻居王雪英的承诺。因为王雪英的老伴沈翊患有老年痴呆,经常走丢,从2006年开始,宣尚贤就每天雷打不动地做起了他的“陪护”。

“放心,以后我来照顾你!”2016年,沈翊走了,宣尚贤又开始照顾王雪英,直到现在。从周宿渡到宁丰铭庭,王雪英搬到哪里,他就照顾到哪里。


(资料图片)

床头呼唤铃一响

老宣随叫随到

宣尚贤今年75岁,现居住在鄞州区东郊街道宁丰社区,人称“老宣”。

他和王雪英一家的缘分要从40多年前说起。以前,老宣的妻子和沈翊同在宁波风机厂工作,两家人就住在贴隔壁。平日里,两家走得比较近,互帮互助是常有的事。

2006年春天的一个早晨,老宣突然听到楼下传来喧闹声。下楼一看,发现沈翊竟然走到了楼下201室,还硬说这是自己家,把邻居吓坏了。那年沈翊75岁。他在家待不住,喜欢四处走,老伴王雪英怕他走丢,夫妻俩争吵不断。有一次,沈翊深夜跑出去,王雪英急得团团转,她找到老宣帮忙。老宣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沿着家门口的几条主干道四处寻找。“附近的角角落落我都转了一遍,总算在彩虹南路一家银行门口找到了他。”那天晚上,老宣足足找了3个多小时。

打那以后,老宣就主动揽下了任务。“以后老头子出门,我来陪他,保证把人完完整整带回来!”他对王雪英说。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每天早晨6点不到,老宣就陪着沈翊出门散步。“只要不下雨,每天都要花一小时逛公园一趟。”

沈翊有老年痴呆,王雪英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老宣放心不下夫妻俩,特意在他们的卧室床头安装了一个特殊的呼唤铃。王雪英只要按一下,装在老宣卧室里的铃就会响起来。

一天深夜,呼唤铃突然响起,老宣立马惊醒。“宣师傅,快来帮帮忙,老头子倒下了!”刚走到门口,他就听到王雪英的呼喊声。原来,沈翊突然倒在了床底下,老宣和王雪英合力,把沈翊扶起来,所幸没有大碍。

“这么多年,我早就把她当家人了”

因为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后来,沈翊被送进了西门卫生院,老宣还带着水果去看望了好几次。2016年,老人过世。

沈翊离开后,王雪英成了独居老人,老宣走得更勤了,基本上隔天就会上门一趟。2011年,老房子动迁,王雪英担心老宣搬走,她无人照顾。老宣看出了王雪英的心思,宽慰她:“放心,以后我会继续照顾你的。”

王雪英今年87岁,身体还算利落,女儿隔天会来看她,但她却习惯有事就打电话给老宣。家里停电了、马桶堵塞了、空调坏了,老宣都随叫随到。“我一拨电话,宣师傅就来了,比110还灵光呢!”王雪英笑着告诉记者。

“今天早上,我就关在门外了,是宣师傅帮我开的门。”原来,一早王雪英出门时忘带钥匙了,是老宣来解的围。“他们家的钥匙我有一把,放了好多年了,就是以防万一用的。”老宣说。

每天清晨,老宣都会下楼给王雪英拿牛奶,再放入冰箱;有时候,家里做了红烧小黄鱼,老宣就会端一盆给王雪英尝尝鲜;天热了,他会提前把电风扇拿出来,看看有没有故障;如果看不到王雪英下楼,他就会敲门看看究竟。

“这是空调开关,你按一下这个就行了,这个是调温度的!”老宣拿着空调遥控器,凑近了给王雪英解释,还拿起一旁的放大镜,逐个按钮介绍。这个耐心劲儿,连一旁的王雪英女儿都自叹不如。其实,这样的话,一个夏天老宣要唠叨好几遍,“老人87岁了,记性不好,我就多讲几遍。”

王雪英有些耳背,性子急,但老宣很有耐心,总是微笑着点点头,没有一丝不耐烦。有时候沟通困难,老宣就在写字板上写字。“最近天气热了,你当心点,有事打我电话!”这是老宣这些年写得最多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几个字,满是老宣的用心。

邻里守望17年,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其实,这么多年,我早就把她当家人了。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会一直照顾她的!”老宣几次想拒绝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邻里互帮互助是本分。

“一接到电话,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他都会出门去看看,我早就习惯了。有时候他不在,就由我代班。”这些年来,妻子褚有英非常支持老宣,“邻里邻居都是一家人,老宣答应了照顾人家,那我们肯定要信守承诺!”

宁波晚报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李雨洁 文/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