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精选!宁波江海联动禁渔 铺展“鸟鱼同乐”画卷

春绿江南岸,万物生光辉。

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今天起,我市的甬江流域和象山港海域分别进入为期4个月和5个月的禁渔期。一场多部门协同、江海联动的禁捕护渔行动“鸣枪”发令。


(资料图片)

宁波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象山港是宁波的“大鱼池”。内河全面护渔,保护好象山港蓝点马鲛鱼产卵场,加速推动渔业资源恢复,提升水生态环境,是建设“大美宁波”的应有之义。这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发力,同向而行,破解难题,一起勾画水清鱼跃、万物竞茂的美丽画卷。

象山港内增殖放流。

全域“一盘棋”禁渔为了“越禁越有”

今年是甬江流域第二年实施禁渔,范围为余姚江、奉化江、甬江及这三条江的大支流,总长度约248公里,把宁波内河流域基本包括了进去。

甬江流域禁渔,是执行浙江八大水系统一禁渔的规定,也是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举措。根据规定,甬江流域在禁渔期内,禁止除休闲垂钓以外的其他作业方式。

渔业科技人员介绍,水流是彼此相通的,长江入海口在上海,和浙江杭州湾距离很近,不少洄游性鱼类擅长进行长距离移动和海河之间的运动。研究表明,因为多年来的过度捕捞、鱼类栖息地遭受破坏等因素,导致江河流域的渔业资源有所退减,鱼类不光数量减少,个头也越来越小。

“宁波内河的主要经济鱼类,像鲫鱼、草鱼、鳙鱼及青虾等,繁殖季节基本集中在3月至6月。在这个时间段实施禁渔,能保护即将产卵的亲体及幼体,对促进鱼类资源补充大有裨益。”市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执法队工作人员汪洋说。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几千年前,古人就有了重视水域环境休养生息的智慧。而对于象山港来说,春夏禁捕更有明确的指向:保护洄游的马鲛鱼进港,安全“待产”。

每年清明前后,在外海洄游了上千公里的蓝点马鲛鱼开始陆续往象山港里进发,寻找适合的产卵地繁衍后代,这时候的马鲛鱼俗称“串乌”,被浙江沿海群众视为美食。特别是近几年,“串乌”在商业炒作下,成了众人追逐的“明星鱼”,捕捞强度一再升级。

在中国沿海,咸淡水交汇、饵料丰富的象山港是蓝点马鲛鱼优质的天然产卵场。2010年11月,农业部批复在象山港内设立象山港蓝点马鲛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是全国唯一的马鲛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近4万公顷,覆盖了除西沪港以外的整个象山港,除了保护蓝点马鲛鱼,还有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黄姑鱼等。

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郑春静长期关注蓝点马鲛鱼的资源保护问题。因为层层设网拦截、过度捕捞,以及捕捞期不断前移,“这几年象山港蓝点马鲛鱼资源快速衰退,不仅个体变小,还出现了性成熟提前现象,有种质退化危险。”郑春静对此很担忧。

“早几年,象山港区域禁捕执法是从5月1日伏休禁渔开始的。根据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相关规定,去年我们把禁捕期明确为3月1日至7月31日,整整5个月,覆盖了蓝点马鲛鱼从进港、待产到产卵、索饵、出港洄游的整个周期,全程呵护。”市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执法队负责人黄章伟表示。

甬江、象山港同步启动禁渔,全域“一盘棋”,根本目的就是更有效地护渔。用“一时之短缺”换“长久之充裕”,让鱼类多起来、水质好起来,最终实现“越禁越有”。

甬江“清网”行动。

保持高压严管确保禁渔“禁得住”

2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会同海曙、江北两地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及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驾驶多艘执法艇和护渔船,在姚江水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清理地笼网,并向沿线渔民、群众宣传甬江流域禁渔相关政策。

江风猎猎,一顶顶藏在岸边水草丛中的地笼网被护渔人员钩了出来,为鱼虾繁衍清除障碍。江北区农业行政执法队负责人牟虓和队员长年沿江巡查,时刻关注辖区水域的渔船活动及布网、偷捕者的行踪。“偷捕多发生在夜间。甬江流域第一年禁捕,我们压力很大,白天清网、巡江,夜间设伏暗查,有力震慑了偷捕、电鱼的不法分子。”让牟虓欣慰的是,高压打击下,偷捕行为大大减少,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

江河港湾,水域广阔,偷捕者又行踪不定,打击涉渔犯罪面临诸多难题。市、县两级渔政执法部门多措并举:保持高频的执法强度,设立举报电话、组建护渔队伍,取缔涉渔“三无”船,与公安(警航)等部门联动执法,利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夜间巡航,全天候打击违法捕捞行为,强力推进禁渔行动。

此外,渔政部门还与公安、检察机关积极推进行刑衔接工作,依法严惩违反“双禁”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在象山港海域,奉化、宁海、鄞州等属地渔政部门对市场、码头等销售端进行蹲点监控,依法打击非法捕捞、转载、收购象山港蓝点马鲛鱼等违法犯罪行为。

姚江水域船屋清理、拆解。

科技助力织牢“监控网”。去年,市农业农村局在甬江流域重点区域设置了26个摄像头,构建内河渔政智慧指挥系统。黄章伟介绍,今年年初,宁波市智慧渔政视频预警服务系统正式交付上线,在象山港海域布设了19路激光高清云台监控,依托AI智能计算,实现自动跟踪捕捉违法目标、实时推送涉嫌违法视频预警等功能,该系统将在保护蓝点马鲛鱼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甬江流域禁渔期间,我市开展禁渔联合执法行动120余次,查获内河非法捕捞案件172起,其中移送及涉刑查处153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30人,清理违禁网具2310顶,查扣涉渔“三无”船(筏)53艘。

在象山港海域,去年,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联合属地渔政部门,开展象山港蓝点马鲛鱼种质资源保护、伏季休渔执法检查71航次,开展联合执法、清网行动15次,清理流刺网4200余米,清理涉渔“三无”船筏15艘。

“多年持续推进‘一打三整治’,严打偷捕,为蓝点马鲛鱼洄游进港产卵提供了有利条件。”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渔港处负责人石志猛表示,今年,象山港蓝点马鲛鱼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港内还有400多艘小型捕捞渔船,约七成保持正常作业,主要集中在奉化、宁海、象山。以往捕捞、销售马鲛鱼是这些渔民重要的生计来源,蓝点马鲛鱼实施禁捕保护后,这些渔民的收入必然会减少。“保护渔业资源,关键在于降低捕捞强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打击偷捕行为,取缔涉渔‘三无’船;另一方面,要加强渔业法律法规和保护区禁渔政策宣传,我们准备按照相关政策,对休船渔民给予一定经济补贴,鼓励他们减船转产。”

渔政执法人员查验证书,向渔民宣传禁捕规定。

涵养水生态构建全域“鱼乐园”

做好禁渔工作,让江河海湾暂时“休眠”、鱼虾得以休养生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除了职能部门加强管理、执法,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加入渔业保护行动。

去年甬江流域首次禁渔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很多群众称赞“禁得好”,并积极举报涉渔违法犯罪线索。事实上,内河野生鱼在宁波淡水鱼的消费中比例极低,禁捕对市民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但对于蓝点马鲛鱼禁捕力度的加大,有可能会让一些“老饕”心生遗憾,感觉少了一道春季美味。对此,渔政部门希望市民给予理解和配合。“马鲛鱼并不是名贵的鱼类,花上几倍的高价去‘抢鲜’,我觉得不值当。”象山县渔政执法队工作人员老赵说,去年政府部门对“串乌”商业营销进行“降温”之后,市民的消费热情也骤然下降。总体上看,外海捕捞的马鲛鱼全年供应充足,没必要去追逐所谓的“开春第一鲜”。

无论是甬江流域还是象山港海域,保护好渔业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课题。近年来,为了保护余姚江水质环境和渔业资源,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和清网工作,前后拆除了百余座船屋,鼓励一批捕鱼户“洗脚上岸”,并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在近岸海域,实施陆海统筹,深化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对主要入海河流(溪闸)实施总氮、总磷浓度控制,在象山港区域加强沿港农业源、生活源、工业源治理,整治修复滩涂、湿地,持续开展海漂垃圾清理工作。

水环境监测报告表明,2021年甬江水系总体水质为优,入海河流及湖库总体水质为优,象山港水域渔业增养殖区水质,除无机氮平均含量超过评价标准外,其余监测参数平均含量均优于评价标准。生态改善,为渔业资源恢复创造了条件。“现在,江水清了,每年政府部门还往江中投放许多鱼苗。”慈城镇渔民高纪云的直观感受是,甬江里的鱼虾多了起来,个头也大了。

在象山港,渔业部门投放空方鱼礁构建“海洋牧场”,实施网箱养殖“瘦身行动”和“以大换小”升级改造。养殖大黄鱼、鲈鱼时,配合饲料正逐步替代冰鲜饲料。大面积拆除地笼网、高串网,连续多年实施增殖放流,让这个国家级“大鱼池”生机勃发,也为蓝点马鲛鱼顺利“待产”、群体繁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渔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内河禁渔效果好不好、蓝点马鲛鱼保护是否得力?省里和农业农村部都制定了相关工作细则,对标志性鱼类资源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渔民的捕捞情况、科研部门的海洋调查进行反馈,从而形成完整的资源、生态、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图示

制图陈思佳

记者余建文通讯员严舒玮汪洋

本版摄影余建文

关键词: